在黄浦江两岸的天际线上,摩天大楼不仅是钢筋水泥的艺术品,更是上海这座城市经济腾飞、科技进步与文化创新的见证者。随着城市发展迈入2025年,一批兼具高度、美学与科技含量的超高层建筑重新定义了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视觉坐标。以下是基于权威建筑认证标准(CTBUH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及最新建成动态整理的上海摩天大楼排行榜,带您领略这些云端之上的城市传奇。
一、登顶榜首:上海中心大厦——中国高度的巅峰之作
高度:632米|楼层:地上127层,地下5层|建成时间:2015年|地标地位:中国第一高楼、世界第三高楼(仅次于迪拜哈利法塔与吉隆坡默迪卡118)。
上海中心大厦以其螺旋上升的流线型设计惊艳全球,灵感源自中国传统“龙”的图腾,象征着这座城市的腾飞姿态。作为陆家嘴“三件套”的收官之作,它通过独特的120度扭曲外幕墙有效降低风阻,内部采用双层玻璃幕墙系统,不仅提升了节能效率,更为办公区域带来通透开阔的视野。大厦内部分为9个垂直社区,融合办公、酒店(J酒店,全球垂直高度最高的酒店)、观光与商业功能,形成了“垂直城市”的创新生态。
观光亮点:位于118层(546米)和119层(552米)的“上海之巅”观光厅,是上海第四个高空观景平台,游客可在此360度俯瞰浦江两岸的繁华盛景,从东方明珠、环球金融中心到外滩万国建筑群尽收眼底,甚至远眺长江与东海的交汇处。2025年,这里仍是全球最受欢迎的高空观光目的地之一。
二、经典地标: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开瓶器造型的空中舞台
高度:492米|楼层:地上101层|建成时间:2008年|特色:陆家嘴早期超高层代表,标志性“开瓶器”风洞设计。
这座建筑以其独特的梯形顶部开口闻名,不仅是美学符号,更是工程学上的创新——风洞设计有效缓解了强风对超高层的影响。94层至100层为观光层,配备了世界最快双轿厢电梯之一(速度达每秒8米,从地下2层至94层仅需66秒),游客可快速直达云端。
观光体验升级:2025年,100层观光厅全新开放了474米高空的百米云海悬空玻璃栈道,漫步其上如踏云而行,配合光影艺术装置,将落日余晖与城市天际线交织成震撼人心的视觉盛宴,成为上海旅游的热门打卡点。此外,97层观光天桥提供了独特的空中视角,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建筑结构的精巧。
三、历史韵味:金茂大厦——古塔意象的现代演绎
高度:420.5米|楼层:地上88层|建成时间:1999年|设计灵感:融合中国古塔元素的“塔中塔”结构。
作为上海最早的超高层建筑之一,金茂大厦以其挺拔的造型和节节高升的轮廓呼应传统宝塔美学,塔内中庭通高340米,由8个双层挑高的环型结构层层叠加,营造出庄严而富有韵律的空间感。88层观光厅曾是上海的高空观景首选,虽已被后起之秀超越,但仍以其经典的“落霞与孤鹜齐飞”般的江景视野和历史地位吸引着怀旧的游客与建筑爱好者。它与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共同构成陆家嘴“三件套”,三者高低错落、形态各异,被誉为“注射器”“开瓶器”与“打蛋器”,成为上海天际线最具辨识度的标志。
四、新兴地标:北外滩双子塔——浦西高度的新标杆
代表建筑:白玉兰广场(320米)|地位:浦西第一高楼,北外滩核心地标|建成时间:2017年|特色:多元业态城市综合体。
以市花“白玉兰”为名的白玉兰广场高320米,其主楼造型抽象自白玉兰花瓣的几何形态,顶部7瓣钢结构花瓣如绽放的花朵,成为北外滩滨江天际线的点睛之笔。大厦集5A级写字楼、五星级酒店、商业会展与文化空间于一体,下沉广场与曲线形中庭设计寓意黄浦江与苏州河的交汇,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2025年,顶层观景台对外开放,游客可在此饱览陆家嘴三件套与外滩万国建筑群隔江相望的壮丽景观,感受浦西发展的新活力。此外,同区域在建或规划中的超高层项目(如480米北外滩塔)将进一步重塑浦西的天际线格局。
五、科创地标:张江科学之门——双子塔引领科技未来
高度:双塔各320米|建成时间:西塔2025年竣工,东塔在建|地位:上海最高双子塔建筑,张江科学城门户象征。
作为张江科学城的核心项目,“科学之门”双子塔由东塔与西塔组成,高度均为320米,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外幕墙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是目前上海已建成的最高双塔建筑。项目融合办公、酒店、商业及文化功能,配备高速穿梭电梯(含双层轿厢)和高荷载办公空间(承重3.5KN/㎡),吸引跨国企业总部与科研机构入驻,助力张江打造“科学+产业+城市”融合的全球科创中心。双子塔的建成不仅刷新了区域天际线,更标志着上海从金融中心向科创高地的转型实践。
六、其他亮点建筑:城市天际线的丰富乐章
世茂国际广场(333.3米):坐落于南京路步行街起点,集商业、办公与酒店于一体,以其优越的市中心位置成为都市生活的活力枢纽。
恒隆广场、明天广场等(280米+):分布于南京西路商圈,代表着上海高端商业与办公空间的集聚,见证着城市核心区的持续繁荣。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468米):虽严格意义上属于观光塔而非摩天大楼,但作为上海的文化符号与旅游地标,其球体结构与灯光秀仍是天际线中不可或缺的亮点。
未来,随着城市规划的深化与建筑科技的突破,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地标性建筑刷新天际,继续引领全球超高层建筑的风潮。愿这些摩天大楼不仅成为城市的骄傲,更成为激发人们探索无限可能的精神灯塔。